登录   /   注册

天津:打造农机专业合作社“升级版”

   日期:2022-04-11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浏览:259    
核心提示:早春时节,绿遍乡原。如今的农忙,不见田间顶顶草帽浮动,满耳皆是农机及螺旋翼的轰鸣。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利用智能化管控平台调

早春时节,绿遍乡原。如今的农忙,不见田间顶顶草帽浮动,满耳皆是农机及螺旋翼的轰鸣。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利用智能化管控平台调度智能农机播种,无须面朝黄土,实现“体面”种田。

天津凭借老工业城市底蕴,较早发展起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天津持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壮大、升级,农机机型迭代发展,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目前,天津活跃着农机专业合作社近200家,拥有资产总值10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质与量双升,天津九成涉农区也成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智能农机推动合作社提质增效

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近千亩农田正在播种,十几台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播种,上演着春播“大戏”。

“拖拉机自己就干了,咱能慢慢聊。”社员王海峰与记者聊着这几年合作社的变化。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80后”王海峰在农村长大,最懂农机的重要,早早创办了博达农机专业合作社。随着天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动,合作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机具数量从几台(套)增加到百余台(套)。

去年,天津通过“技术推广+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动农机智能化升级,王海峰的合作社积极参与。“加脑”后的拖拉机,按设定路线作业,操作精度差不超过两厘米,堪比老农机手的技术。“这些无人驾驶拖拉机每天能帮合作社抢出500亩的种植面积。”王海峰为每台(套)新农机增效10%而欣喜。装备智能升级,经营更有底气,“我们服务了宁河区丰台镇、岳龙镇和板桥镇三个农业大镇。今年春耕,我们一口气接下了周边近万亩农田的播种任务。”

提效的同时,保质依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底色。“每年区里开会都提到保粮食产量,颗粒归仓是农机服务口碑所在。”于是王海峰带着合作社“壮士断腕”,每台(套)降价8万元“忍痛”淘汰了一批减损能力差的收割机。一手卖出一手买入,王海峰对新机型充满信心,“新的智能收割机能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有效减损,只要作业时间管理得精细,今后肯定能挣回来。”

智能化还意味着向管理要效益。改造的另一个热点就是智能监测。“针对农机深松作业面积、作业质量,我们提供了农机深松作业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的示范和技术推广服务,系统精度能满足农机作业监管需要,农机专业合作社改装积极性高。”天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有更多合作社自费加装智能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对农机作业和调度的智能化管理。天津旺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自2013年起就开始探索智能管理这条路。“合作社现在有近20台(套)拖拉机安装了智能监测终端和管理平台。”合作社社员刘占义介绍,管理平台支持数据统计分析、作业机具管理等功能,有效提高合作社运营管理。目前,合作社能高效管理各类农机具213台(套),社员收入每年递增34%。

延伸服务链条 提升多元盈利能力

近年来,天津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逐步多元化,盈利增收路子不断拓宽。

2013年,天津启动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纳入其中。最初,秸秆回收地域分散、回收时间短,费工费时,而且储存难。“那时我们也才成立两年,回收秸秆基本不挣钱。”天津市雨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全刚回忆,两年的服务时间,合作社先占住了市场份额。随着经营的顺畅,合作社逐渐有了更多盈余。2016年,该社在武清区上马台镇投资建设了占地20亩的秸秆储运场,成捆秸秆存储能力6000吨,收储能力翻倍。

如何让秸秆更值钱一直是鲁全刚一桩心事。在一次跨区作业服务途中,他听闻裹包青贮饲料深加工收益丰厚,决定带领合作社尝试发展。“想干得好就得有好设备。”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新技术有强烈需求,鲁全刚更是将购入智能加工设备作为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2017年,这套全智能裹包机就售价250万元。”鲁全刚介绍,仅这种设备合作社现在已有4套。有了好设备,合作社每天能加工青贮饲料2000-3000吨,能给农户带来800-900元/亩的收入。2021年,合作社总收入2600万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分配收益780万元,比十年前翻了7倍。

2021年,旺达合作社也走向产后加工。为了解决湿粮低价的问题,该社投入500万元建设粮食烘干、存储中心。目前,3500平方米的粮食存储仓库已经建成,烘干机及配套设备将在疫情稳定后安装投入使用。

从一产到二产、从服务到生产、从零售到量产,天津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做到了服务链条向耕种管收、产后加工等农机作业服务延伸。目前,天津全市31万亩土地托管服务几乎全部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接。

“头雁集群”效应带动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土专家”等基层实用人才在推进生产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开展农机具研发创新、领办创办农机服务组织、参加农机化学会协会团体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形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用型人才“头雁集群”效应,示范带动乡村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旺达合作社副理事长刘占海是个能人,是合作社的好“车头”。2021年,刘占海入选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同年获得天津市“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第一名。49岁的刘占海只有初中文化,但始终带领合作社成员钻研农机技术和应用创新改造,该社先后有2人获得“天津市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称号。合作社还与大港农机化学校签订培训协议,定期培训社员。梧桐引得凤凰来,合作社已吸引社员达307名,其中“90后”社员占比近三成。由于对农机人才培育的贡献,2021年,合作社更成为天津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成员单位。有了人才基础,合作社服务农户的足迹遍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随着农户刚需的变化,天津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涌现出一大批善于应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善于开拓农机作业新市场的新型社员。

刚刚大专毕业的田洪奎是农机社的“二代”。他看到无人飞行器前景好,大专毕业后学起了无人机农业植保,回到母亲孙敬敏创办的世纪田园合作社,成了一名新机手。带领合作社发展十几年的理事长孙敬敏,也认定了这一新市场,“我们合作社第一批申报了15名农机手学习无人飞行器植保,都取得相应证书,能够进行作业。”

田洪奎日常能带领机手们用9架无人机进行植保。植保无人机强劲、疾速俯冲,气流带动田间绿浪涌动,雾化液直抵植物根部……仅一个多小时,机手就能完成百亩耕地的植保作业。目前,合作社的无人飞行器植保农机队每年作业面积在20万亩次,已成为合作社利润新增长点。现在,天津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无人飞行器机队也纷纷走出津门,走向更广阔的田野,为小农户提供生产服务。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