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出栏70多万头生猪的大型养殖项目,各猪场附近基本上没有异味;猪舍内,“二师兄”享受着极致的健康呵护。牧原公司现代化养猪项目,为老河口市带来年产值百亿元的产业链,数以万计的农户从中受益。以下是具体报道:
1月26日,隆冬清晨,大雾散尽。一辆辆满载肥猪的大货车,从老河口市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的厂区驶出。
春节临近,这些生猪将运往周边屠宰厂,供应城乡千家万户的餐桌。
自2017年底首批养猪场建成投产以来,牧原公司在老河口市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建成立15个标准化养猪场,去年生猪出栏量达73.9万头,预计今年突破100万头大关。
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介绍,在该项目拉动下,老河口全市生猪出栏量,由2018年的低峰约60万头,上升至去年110多万头,3年翻了近一番。
大猪场几乎无异味
“2018年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全市关停小猪场等畜禽养殖场68家,传统的生猪养殖量约60万头。”老河口市委办四级调研员陈文保说,当年幸好有牧原项目投入运营,新增出栏22万头。
“以前,村里有两家小猪场,每家养猪数百头。”在老河口市竹林桥镇贺湾村,村支书朱接成介绍,小猪场紧邻村庄,粪便露天发酵,臭不可闻,村民们反应强烈。
关停这两家小猪场后,牧原公司来到贺湾村,要兴建第五养猪分场,不少村民心怀疑虑。
“后来大家发现,大猪场养猪几万头,反倒没什么异味。”朱接成说,还是得益于企业的现代化环保措施。
牧原第五养猪分场年出栏生猪20万头,距离贺湾村约500米。朝猪场走去,地面干净,办公楼屋顶铺满深灰色的太阳能发电板,一座座白色方形建筑整齐排布,绿植、花园、试验田分布园区各处。
“猪舍全封闭,底部有三层防渗处理,粪便处置也是全封闭。”老河口牧原公司综合主管宋涵爽介绍,猪尿和猪粪,通过专用管道收集后,分离制作沼气、沼液和有机肥,施肥还田或销往外地。在封闭猪舍内,还装有负压异味收集设备,对生猪气味进行工业化除臭,有效过滤和杀灭93%的空气游菌,还能实现出风端1米以外无臭味的效果。
巡检机器人助力防疫
“为了保障猪群健康,猪场防疫实施极致管理。”宋涵爽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为抵御猪瘟风险,猪舍不会让外人进入,公司7天并多次严格消毒。
通过企业的远程监控,可以清晰看到各个猪圈里的情况,猪定时进食、悠闲休息。巡检机器人在猪舍顶部的轨道上,来回监控着猪群的实时情况。
“巡检机器人集成可见光摄像头、3D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拾音器、气体检测仪等各类传感器,实时传送着温度、湿度、风机转速、异常声音等指标,后方平台通过云监控、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设备运行,实现生猪养殖的智慧管理。”宋涵爽介绍,育肥阶段,两千多头生猪只需要一名养殖技工照料。
“猪要是万一病了,一般不吃药打针。”宋涵爽介绍,主要通过调节猪舍的环境气候,提升抵抗力来治病,如改变温度、湿度、通风量、含氧量等。
在牧原饲料厂,车间生产非常安静。“生猪从出生到销售,饲喂的饲料配方有15种以上。”身穿隔离服的饲料厂厂长王晓军介绍,牧原公司的专业营养研发团队,根据生猪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分阶段研发精细化配方,以促进生猪健康成长。
据了解,饲料原料包括玉米、维生素粉等,饲料生产从原料采购、仓储物流、加工制作、成品运输等全流程,采用多次消毒检测、密闭输送及高温灭杀等技术,全方位抵御病毒侵袭,并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数以万计农户受益
贺湾村的平原上,麦苗青悠。田间地头,有一个个消防设施般的沼液阀门接口。
“全村5200多亩土地免费浇灌沼液,测算收成每亩因此增加100多元。”村支书朱接成喜滋滋地说。
据了解,老河口牧原养殖项目和工业配套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养猪场31个,全部达产后可年出栏200万头。按每头毛猪2500元计算,仅养殖一项,未来年产值可达50亿元。
各个猪场周边,已修建支农管网4万米以上,辐射周边农田10万亩以上,数以万计的农户已从项目中受益。
“目前市面上的猪饲料,一吨能卖到4千元,这还只是直接经济效益。”陈文保介绍,牧原60万吨产能的饲料厂,大体上需要20万亩玉米、小麦地来配套,如此一来,就带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目前,牧原项目已吸纳老河口市约1500人就业。
1月26日下午,在老河口市李楼镇经开区,土管人员正在开会商议,加快调规,为牧原屠宰项目供应土地。
“协议已经签订,今年上半年就要开工。”陈文保介绍,项目设计方案已经出炉,自动化程度很高。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屠宰车间采用自动开膛机器人,结合3D成像识别技术降低对内脏的破坏;分割车间采用X光穿透技术,自动识别异物并报警;全自动冷藏库,可进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
“屠宰项目建成后,年可增加工业产值30亿元,贡献利税1亿元左右。”展望未来,陈文保信心满满。
【短评】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夏永辉
告别粗放,告别污染,走向智能科技和精细管理。老河口牧原公司快速崛起,阐释了现代化养殖的原理。
现代化养殖,呼唤更多的科技应用。一栋智能猪舍,一个饲料加工车间,包涵着传感器、声音识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综合应用。操作进化一小步,后台支撑需要前进一大步。
现代化养殖,要求更严格的精细管理。凭借严格的闭环式、无害化环保措施,才能赢得发展的机遇。树立高标准、规范化的防疫标准,才能将品质风险降至最低,企业生产也就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