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数据统计,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在国外,这个数字有多少呢?以果蔬为例,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2%,差距显而易见。
有“水稻院士”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指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的农产品“吃掉1/3、扔掉1/3、烂掉1/3”,每年损失近2亿吨,造成了生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民经济损失。
农产品居高不下的产后损失率正在提醒我们,关于吃这件事,真的该认真了。
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马有祥指出,实现粮食安全需要会做“减法”,即千方百计节约和减损。世界粮食年产量大约28亿吨,如果世界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2800万吨粮食的损失。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呢?大概是约7000万人。如果我国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损失650万吨,按400公斤粮食一年一人计算,可以养活约1600万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损就是增产。粮食生产需要水、土、肥、药、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按生产一吨粮食需要3亩左右的耕地计算,我国2亩耕地大概生产一吨,世界平均单产较低。世界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节约耕地8000多万亩。因此,节粮减损就是节约珍贵的水土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节粮减损一小步,粮食安全一大步。
那么,除了吃掉的1/3,扔掉的1/3和烂掉的1/3都去哪里了?
扔掉的1/3,卡在加工和终端消费环节。中国人的饮食消费正在经历一轮自下而上的革命。吃得好、吃得有营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也由此催生了诸多专攻精细化加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粮食被一层一层剥掉的同时,殊不知,营养也在一点一点流失。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3%以下。明确提出要促进口粮品种适度加工,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确定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加工精度,减少精面、精米等过度加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营养流失,提高出粉和出米率。可以说这为农产品过度加工踩了急刹车,也为适度加工指引了方向,未来,更需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逐步转变追求口粮“亮、白、精”的消费习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打造更加符合当下社会发展所催生的消费升级需求的农业品牌。
在终端消费上,过去出门点餐,大鱼大肉,人们看得见的是平摊后的微不足道,看不到的是食物浪费背后的触目惊心。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指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大约有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价值高达2000亿元。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是美味,舌尖上的浪费则让这份美味大打折扣,呈现的是我们所谓的讲排场、好面子。减少餐饮浪费最重要的是转变公众意识,比如外出就餐吃不完的要打包,点菜不讲排面,够吃就好等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施行,“舌尖上的浪费”已引起国人重视,“光盘行动”“半份菜”等厉行节约的餐饮业变革被普遍接受,发生在餐饮环节的铺张浪费现象正在得到缓解。
烂掉的1/3,卡在田间到厨房的供应环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冷链物流是商贸流通设施建设短板中的短板,肉类冷链流通率只有30%,果蔬不到20%,而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国冷链物流设施相对而言不够完善,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无法带给消费者足够好的购物体验,就会拉低品牌好感度。主要表现在冷藏车等配套设施保有量少,冷藏运输率低,“断链”时有发生,信息化支撑力度偏弱。
就此,农业农村部指出,十四五拟布局支持5万个左右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300个左右农产品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和30个左右农产品产地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相信随着这些仓储设备、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走出田间后可以得到科学有效的保存,减少因气候变化、保存不善和转运周期过长带来的损耗。
节粮减损既涉及到生产、收获、运输,又涉及到仓储、加工、销售;既涉及到供应,又涉及到消费;既涉及到设施装备技术,也涉及到思想观念传统;既涉及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也涉及到国际贸易,涉及范围非常广。所以,要努力让颗粒归仓、让加工适度、让冷链够冷,做一名光荣的追“光”者,尽自己所能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