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粮食挑战”:科技赋能农业 效益留给农民

   日期:2019-1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370    
核心提示:中新网杭州12月2日电(记者 张煜欢)12月1日,2019中国乡村振兴暨首届一带一路农业农村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现场,农业领域专家学
        中新网杭州12月2日电(记者 张煜欢)12月1日,2019中国乡村振兴暨首届“一带一路”农业农村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现场,农业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应对“粮食挑战”之策,分析如何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向纵深、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

“粮食挑战”不容小觑 智慧农业赋能生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项目负责人姚向君介绍,随着2050年全球人口增长到90亿,粮食需求正不断增长。特别是清洁水、可耕地等资源愈发局限的当下,粮食生产面临极大挑战。

        “在这方面,数字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可以改善生产、分配和管理农业的方式,是创新的加速器。针对小农户和农民群体,尤其是原住民、贫困农户,我们正致力于为他们打造‘一揽子解决方案’,通过开发移动APP、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具体提到,目前智慧三农的主要实现路径包括智慧农田种植、智慧养殖业、智慧乡村治理等。“如农业机器人(13.270, -0.17, -1.26%)是精准作业技术装备中的核心,像农业无人机、无人拖拉机、挤奶机器人等,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其提供智能决策,将管理系统转化为真实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智能控制远程操作和无人操作,减少劳动力依赖,通过认知技术确定农业目标,为农民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知识。”

        他期待,未来通过加快建设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的智慧三农技术体系,以实现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创制,形成智能农业技术集成的应用。

“粮食挑战”:科技赋能农业 效益留给农民
        2019中国乡村振兴暨首届“一带一路”农业农村发展论坛现场。 张煜欢 摄

 
发展落脚农民 推动乡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粮食的问题始终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农村做粮积极性不高,我认为一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积极性不高。”国务院参事、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说,解决粮食的劳动生产力问题,需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

        “扶贫攻坚难,巩固扶贫成果、建立扶贫的成效机制更是任重道远。”刘坚说,“解决农产品(5.330, -0.03, -0.56%)紧缺难,实现农业现代化,我认为城镇化的路子不能改,不是担心谁来种地,而是进行中国农民队伍的调整和优化。其次要推进改革,要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的地改革,靠过去提高产量、增加补贴、提高价格等举措很难解决问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

        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社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也提出,现阶段农业产业链中,农民所处的生产环节风险相对较高,利润最低,仅占总利润的10%左右。“要注重农村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目前农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多是‘农村企业+合作社+农户’,有220万家农村合作社,要建立利益共享的连接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就业岗位留在农村,产业收益留给农民。”

        李春生表示,中国农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的资源、技术有很大互补性,稻米、小麦、薯类等全球主要农产品在上述地区占有很大比重。“要鼓励农村产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做好园区建设,尤其是布局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挖掘更大合作发展潜力。”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