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准确理解建设农业强国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我国具备哪些基础条件?面临哪些问题及挑战?对此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赵新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概括地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显然,在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之后,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有两个关键目标,一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个是建设农业强国。如何科学准确理解建设农业强国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我国具备哪些基础条件,面临哪些问题及挑战?对此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本期对话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进行探讨与分析。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不一定是农业强国,但农业强国一定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
主持人:“十四五”规划按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进键”。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概念内涵上,我们怎样理解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的异同?
马晓河:要厘清建设农业强国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的概念内涵。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技术要素替代传统要素投入,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农业由传统产业部门变成现代产业部门的过程。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的行动。首先,从产出能力看,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大,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可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其次,从基础条件看,农业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和基础设施作支撑,有高效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作保障。其三,从专业化分工看,农业强国标志着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充分商业化的市场交易,以及能体现比较优势的区域空间布局。其四,从产业链看,农业强还要充分体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链的链接能力,这种能力不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常态下具有一定适应性,而且在非常态下表现出异常韧性。其五,从对外开放角度看,在主要农产品供求方面具备较强的交换能力,农业市场竞争力强。农业强国并不意味着自给自足,要求所有农产品完全由本国生产供给,相反,农业强国要求对外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有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农业强体现的不是一方面的能力强,而是农业综合性能力强。正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是“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
主持人:具体怎样理解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马晓河: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但又有所不同。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及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共识;而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指向性特点明显,带有相对比较性质。
农业强国侧重表明为对一种状态的认定,主观上,它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应该更高、更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不一定是农业强国,但农业强国一定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因为,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虽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也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强”的特征,但由于农业产业链短、供应链不健全,农业供给短板突出,并不能保障本国用于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在国际市场上可控水平偏低。又如,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农业资源大国,但由于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供给能力也不强,同样无法保障本国食物安全。
农业强国建设需要以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强为根基,以同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底盘。农民富裕了,农村底盘强大了,农业强国建设才能有保障基础
主持人:从我国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如何深入科学理解农业强国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马晓河:首先,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业本身先要强,这就要求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先决条件。只有农业在投入和生产方式、专业化分工、商品化生产、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实现了现代化,才有条件建设农业强国。
其次,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是完成农业强国建设任务的一个方面,农业强国建设还需要以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强为根基,以同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底盘。农民富裕了,农村底盘强大了,农业强国建设才能有保障基础。因此,农业强国建设除了农业自身要实现现代化以外,还必须与农村现代化一体化推进。
其三,建设农业强国还应将乡村振兴考虑在内,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些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与农业强国建设紧密关联。因为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和重要一环,只有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才有坚实基础。
其四,“强国”还意味着不但农业自身要强,农业发展对国家支撑力也要强。农业对国家支撑力强主要表现在:产业链长且延伸能力强,供应链完善保障能力强,价值链链接能力强,农业对外交换能力强。
主持人: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发达的高收入国家都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您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有哪些经验启示?
马晓河:经过40多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功跨越中低收入国家门槛,迈上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目前已十分临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2022年,中国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达到12850美元,是高收入国家门槛值的97.3%。按常规,在“十四五”期末,中国迈进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从中高收入国家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过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强国建设国际经验,对我国有非凡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成功地迈进了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经济体)行列,除了少数城市经济体之外,均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只有极少数国家发展成为农业强国。其中,日本、韩国成功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但都不是农业强国。美国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又发展成为农业强国。
主持人:日本、韩国是成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但都不是农业强国。这两个国家是怎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马晓河:日本、韩国均是东亚国家且资源高度稀缺,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90年代初期迈进高收入门槛。在从中高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两国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先后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下形成了市民化社会结构和橄榄型社会结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农业农村迅速实现了现代化。
在迈向高收入阶段进程中,日韩有三种力量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个是外生力量即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拉动,一个是内生力量即农民自身能力的提高,另一个力量来自政府支持的增强,包括对农业予以强大的财政金融支持,重点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对主要农产品建立较为完善的价格支持制度;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鼓励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技能;建立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
主持人:美国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又发展成为农业强国。您认为,这对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马晓河:进入20世纪后,美国经济增长开始加快,从1900年到1950年其GDP总量按可变价格增长了13.6倍。这一时期美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几个标志性变化。一是在1913年GDP总量超过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二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减少。四是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机械动力和电力迅速取代了畜力,机械化和电力得到普及,良种在农牧业迅速传播,化肥、农药使用量快速增加,农业实现专业化和商业化。同时,城市化和工业化还使得农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在美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之后,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并没有停止,第三次以及第四次科技革命取得的科技成果,都被迅速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如今,美国几乎实现了所有农业产业的全过程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物化和标准化,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现代农业强国。美国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性现代农业强国,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外,首先,有强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作支撑;其次,有高效完善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其三,有强化农业支持的立法和政策体系;其四,有强大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其五,农民自我增收能力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
我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现象:当我国还处在从中高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时,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几个主要指标出现了年均增长率从上升转为下降的变化
主持人: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马晓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产出能力初步呈现出强的特征。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首先得益于科技进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供种保障率提高到75%。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及农业领域各大产业链的科技进步程度都有明显提升。
农民自我增收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了缩小。经过八年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9377元增加到2021年的14051元,年均增长10.6%,快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全国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新成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了新进展。我国农业产业链得到延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有了提高,农村新业态发展迅速,产业呈现融合发展态势。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体验农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电商快递、网络零售、冷链物流等在农业农村领域都得到迅速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档升级,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初步形成支撑条件。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开始加快,2021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供电平均可靠率达99.84%,信息化、数字化在农业农村迅速普及,行政村全部通宽带网络,快递服务乡镇网点和建制村覆盖率分别达98%、80%。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新进展。公共服务投入在增加,服务网络在完善,供给总量在增加,结构在优化,边远地区、服务短板、弱项正在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础养老标准也有了提高。另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体制等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主持人:当前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处于怎样的阶段,又面临哪些挑战?
马晓河:与成功迈入发达高收入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当我国还处在从中高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时,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几个主要指标出现了年均增长率从上升转为下降的变化,这种变化比当年日韩和美国来得要早一个阶段。
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变弱。在工业结构转型过程中,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数量增长速度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工业企业用工大多数来自于农民工,工业用工绝对数量减少,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工就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数量净减少2221.1万人。此外,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正处于起好步、开好局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亟需通过增加支持力度以解决发展难题。
另一方面,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不足。比如农业现代化还在路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动力不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还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业产业延伸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短板较多,韧性不够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等。
未来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三大目标,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
主持人:您认为,未来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思路和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马晓河:未来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思路是,以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三大目标,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机制,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理念等引入农业,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延伸并实现高标准全覆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高层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市的原则,保持较高的谷物基本自给水平。二是农业发展质量要强。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实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要强。要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成系统、提标准,不断增强农业强国建设的支撑能力。四是生态调节能力要强。要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集约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五是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要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农民投入农业农村发展能力的提升,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六是农业对外交换能力要强。坚持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有利条件,推进农业领域扩大开放。
主持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主要路径与对策有哪些?
马晓河:今后要以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外生拉力,以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市场化、优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为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一是构建农业强国建设投入优先保障机制,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二是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强化农民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三是建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配置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提标准、成体系,优先解决农村上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优先供给机制,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优先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五是建立社会保障资源城乡均衡配置机制,支持农村社保从有到好转变。在公共社保资源上向农村倾斜,持续增加国家社保对农村的投入。在标准上,要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立正常调整机制,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六是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坚持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七是建立农民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支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再实施一个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计划,尽量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户成本。为了便于实现劳动力跨区自由流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应能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异地转移互认接续。
主持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要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借鉴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经验,又要基于本国的国情和特色。当前,要针对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循序渐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感谢马老师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